本文作者孙哲从事产品及运营工作十余年。曾任豆瓣产品总监,负责社区的整体产品和运营业务。2018 年初转型投身产业互联网浪潮,加入贝壳找房,现担任贝壳二手房产品线的产品及运营负责人,专注于贝壳二手房业务的产品和运营工作。
文章是他在产业互联网工作几年后的经验总结。全文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产业互联网是什么、产品经理在其中做什么、运营在其中做什么。
产业互联网在百度百科的定义是:「产业互联网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生态,对各个垂直产业的产业链和内部的价值链进行重塑和改造,从而形成的互联网生态和形态。」
最早的 web 1.0 由网站经营者提供信息服务,用户通过网站设计的路径获取信息,信息流动效率变高;
除了信息流动效率进一步变高之外,人群的连接效率也通过网络提升了。并且,在信息和关系之外,用户线下需求和对应服务线上化生态,也在网络上逐步产生。
随着用户需求越来越复杂,对服务提供方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个体作坊式的服务交付能力不足以满足用户对于需求解决所期待的确定性要求,于是供给端的服务需要被改造,通过技术手段重新组织,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随着 O2O 大潮,各种传统线下行业开始触网,用户可以在线上触达到非常丰富的服务类型。同时每个行业的生产流程、角色关系、服务交付等,都有其行业特性。
于是如何将垂直行业供给端的各种元素做整合和连接,利用互联网技术经验去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就是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区别于消费互联网所要做的事。比如盒马整合供应链、卖场,配送,还有消费者,形成了完整的生鲜消费生态管理。
上面四个演进阶段看似作为服务接收者的 C 扮演的角色没有太大变化,但实质 C 和 B 的交互以及服务交付关系都在很大程度被改造了。比如从货到付款到线上支付,从到店用餐到吃外卖等等。
SaaS 公司提供的服务,相对狭隘的说,其主要价值在于将一部分线下 Excel 管理的信息线上化并且关联起来,然后基于这些数据的线上化提供各类效率工具。
比较典型的 SaaS 公司有国内的金蝶、神策、纷享销客,国外的有 Salesforce、SAP。
产业互联网则是基于已有的行业特性,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产业资源,促进流程提效,管理协作分工等。
目标是提升经营规模和运营效率,是单体公司围绕所处产业搭建从需求端到服务端的完整线上生态。比如国内早期淘宝、携程,到现在便利蜂,瓜子,美菜等。
产业互联网公司往往需要针对目标群体搭建各种 SaaS ,但无论从业务模式还是经营目标来说,都不等于 SaaS 公司。
MVP 成本:向市场投放一个 MVP,实现成本从低到高,最低的可能是新媒体选题,发篇文章测试一下。最高的应该是 3A 游戏,需要经历几年开发,极高完成度才可以面向大众发行。
消费互联网可能经过一到两周的迭代就做出个 MVP 去测试市场,而产业互联网可能在设计之初就得考虑从 C 到 B 的流程整合和服务交付管理,一次 MVP 的设计并投放市场的成本就很高。
用户群体:用户的概念被放大了。除去常规的使用 C 端产品的用户外,还有一堆不同分工的 B 端用户群。B 端用户的诉求非常刚性,他们依赖体系谋生,用户群体组成成员在一定时间周期内是非常确定的,对于体系运转的稳定性要求很高。
这里的稳定性不仅包含产品和系统,还有 C 和 B 的业务交互模式。一个新的业务机会出现必然需要对 C、B 两端做新的模式设计,也就是会打破稳定性,而人都是有路径依赖,意味着各种用户角色行为习惯的改变过程会很艰难。
比如,出租车司机在叫车软件出现前是满街绕等碰巧出现在路边的乘客招手,现在更多的是等待系统派单,这个行为可能直至今天也没有完全转换过来。
业务驱动力:当称之为产业的时候,势必有很庞大的潜在需求侧和复杂的长链条供给侧。那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就需要考虑两端的切入角度和资源投入规模,也就是资源在需求侧和供给侧如何分配才能更高效促进业务正循环。
角度的选择并不是恒定的,跟产业特性和发展阶段有关。比如社区团购砸钱做补贴是个比较典型的需求侧撬动的做法,而快递行业在仓库里塞一堆机器人分拣包裹就是从供给侧提效。
首先一定是产业在前,将互联网作为基础生产工具,加入到传统线下行业里。不同的行业,甚至同一行业中的不同公司,都有比较成熟稳固的运转特性。
不能假设「互联网改变一切」这种浪漫的想象,会在短时间内应用到有着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年积累的行业中。
所谓隔行如隔山,写代码的不一定种得好地,做设计的不一定卖得好化妆品,但都可以送外卖和开滴滴(不是)。
然而互联网的引入,意味着在给一个发展多年的行业注入一个巨大的新变量。这个新变量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影响力已经足够大,和旧世界的任何东西发生关联都可能引发质变。
对于从业者来说,理解行业,适应产业,找切入点逐步地改进和优化,需要很深的业务洞察和长时间的耐心。
没有 100% 完美的业务模型,每一个新要素的进入,都会对既有模型产生冲击。这样就可以持续探索老模型中的某个环节是否可替换或者重新设计,且有可能带来潜在的新增量。
便利店的微操经营比较依赖店长,便利蜂将补货、调价等进行「大数据化」,且让店员按指令行动促使其「工具人化」;
学校办了几千年都是面授,在线教育让老师和学生可以不用凑在一个教室里面对面。这些都是旧环节被替换或重新设计的典型案例。
产品设计过程中一个常用的概念是「目标用户」,即你的产品所服务的是有什么需求的用户群。然后基于目标用户群的需求去设计产品。
在互联网初始阶段基本是信息服务,现在服务的种类相对更丰富。比如社交、个人表达、亦或是交易,金融等等。
这里引申出的第二个概念是「用例」。过去产品经理或者 UX 在工作产出中,经常会包含用例的描述,不过最近几年我见得比较少了。
「用例」是用以描述目标用户如何使用产品设计者所提供的服务,以满足需求。当为目标用户群的需求提供了足够丰富的产品,以满足其各种用例时,还不代表你会持续地增长。因为很有可能你的目标用户群并不知道你提供了这些服务,以及满足各种用例的产品服务并不被目标用户所接受。
驱动规模增长仍然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反复吸引并教育用户,用于建立用户长久的认知心智和使用黏性。
今天我们看到的各种产品增长方,无论是「道层面」还是「术层面」,实际运用过程中都是在「用户」和「用例」的基础上来搭建各自的增长引擎。
上面我们讲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业务复杂度会越来越高,业务流程中角色和角色之间的交互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如何为目标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服务来满足各种使用场景中的用例,并且持续提升服务的效率和体验,是产业互联网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
产业互联网的语境下,产品经理在搭建面向目标用户的产品服务能力时,需要建立复杂的服务交付系统和线上协作网络,C 端的需求解决获取流程越简单,往往意味着 B 端的供给能力越强大。
基础的 IT 化过程,也就是数据信息标准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 B 端和 C 端都差不多。在传统的供需两端,完成整个服务过程的的信息都需要被记录和查找,无论对于哪个角色。过去在纯线下时代可能都是通过纸笔完成的。
这个阶段,其实是将各类信息线上化,也就是把一个个信息数据库,从线下搬到了线上用以增删改查,完成检索、记录,归档等。比如相对简陋的商品库存管理就是在这个阶段完成。
比如商品库存管理,如果只是信息库,可用性仅仅是增删改查,而信息使用过程管理实际还是在线下由人为管理发生的。
用比较简单的切分方式,无非是几大块:客户获取,客户管理,货源管理,财务管理等。通过系统流程串联,能够帮助线下的业务体系在线上做好日常工作管理。这阶段的重心基本都在流程、数据和权限上。
市面上比较典型的第三方 SaaS 公司做的主要产品就是替各行各业提供相对通用的解决方案。比如纷享销客做 CRM,金蝶做财务管理 SaaS 等,更细分的例如神策提供数据管理 SaaS,企微和钉钉也可以很粗浅的分类为内部协作 SaaS。
基础流程的管理,对于灵活度比较高的中小公司的业务发展一般也足够了,中小公司的人治管理边界覆盖率足够高,做好线下的科层管理结合线上的流程管理,已经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但是对于大型公司,人员规模大,业务复杂度高,基础流程线上化不足以解决体系内各角色个体步调不一致,带来效率损耗的问题。于是就需要依据产业特性做针对性的流程节点细化。比较直白的说就是将业务差异化流程做更细致、更定制化的编排改造以满足需求。
一般第三方 SaaS 公司也提供定制化服务,也就是大客户部做的事儿,得加钱。或者就是提供私有化部署和二次开发的空间,供使用公司自己的产研团队做加工。
比如 Apple 虽然用 Salesforce 作为自己的销售管理系统,但仍然有个很大的团队在做基于 Salesforce 的应用层开发。
这里再展开拆解一下这一阶段的产品意义。基于业务的定制化,本质上是使用方依照自己业务特性和诉求搭建的一套编排系统,创建了各式各样的线上业务流,对基础流程的变动触发做了更细定义的同时,让使用系统角色的输入和输出都经过编排系统,实现差异化的管理。
前三个阶段仍然是在基于产业的线下管理流程特性做的线上化系统支持,但还是有很多的服务过程是完全发生在线上的,同时伴随着智能手机出现而诞生的移动互联网,让越来越多线下流程的发生过程能够采集到完整数据。
比如外卖订单可以通过手机 GPS 管理完整的送餐过程,还有滴滴通过车内的摄像头和录音设备知道一个打车订单的完整过程,系统成为了上 帝的眼和耳。
这一步实现时,意味着不仅仅是服务的结果交付,而是业务体系中的角色在使用系统时的整个服务执行过程都可以被知晓。这时候就可以制定更细致的服务标准,个体差异化至少在线上系统层面可以完全被抹平。
通过系统的约束服务底线被提高,优秀个体的工作模式会被采集和采纳,形成新的标准,进一步提高服务交付的底线。比如滴滴司机在乘客上车时一定会有一句标准礼貌问候语,在没有完整的过程管理时是不可能实现的。
过程线上化管理意味着有大量的数据被收集,AI 发展到今天,已经能从海量数据和对应反馈中学习出阶段性最优解。业务流程的执行标准,依据不同的诉求,已经可以由人为经验定义转为算法定义。
这个阶段业务管理的主导权被切换,从原有的人使用系统,转变为了系统调度人,并且能够不断地做精细化管理迭代。当然,调度的目标仍然是系统设计者人为输入的,诉求是什么,系统就执行是什么。
在产业互联网的产品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的产品设计都是顺序推进的,不同的业务模块所处的阶段也会依据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处于不同阶段。
同时,我也不认为调度智能化是终局形态,一个没有感情没有温度的机器,很难让消费者感受到服务的真诚。
人作为业务体系的参与者,仍然起到很大作用。在作业效率和服务体验提升的演进过程中,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仍然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
在业务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差异是面向的对象不同。产品经理面向线上系统,产品运营面向角色发动。当然还有 RD 面向系统实现,UE 面向用户体验等。
一人全栈的车库创业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