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持续火热,卫星互联网也随之受到关注,背后有哪些原因?卫星互联网目前的发展情况如何?产业链投资如何看?其重要性如何体现?对此,天治基金陈付佳跟大家分享精彩观点。
陈付佳表示,目前所面临的三大难点,包括低空通信感知和导航等等保障能力不足,所以空运难以实现有效的管控和服务。核心在于通感一体化的通信基站的建设支撑能力是不够的,所以发展卫星互联网也是未来能够去补足这块技术短板的核心部分。
其表示,卫星互联网是一种通过这种卫星通信技术去实现的互联网接入方式,具有覆盖范围广,不受地域的条件限制等等的特点,所以应用比较广泛。现在整体的卫星的火爆主要是因为需求,我国基站的覆盖率接近国土面积的7%,4G的整体国土覆盖率接近16%,相当于80%的区域是没有办法用光缆和微波去覆盖,只能用卫星通信的方式。预计未来到2035年,卫星互联网的年产值将接近5000亿美元。
陈付佳:近期板块强势反弹的原因主要还是来自于低空经济产业对于整体基础网络建设需求的映射,从而去拉动了整体的卫星板块。
目前低空经济所面临的三大难点,包括低空通信感知和导航等等保障能力不足,所以空运难以实现有效的管控和服务。核心也就是在于通感一体化的通信基站的建设支撑能力是不够的,所以发展卫星互联网也是未来能够去补足像低空经济这块技术短板的核心部分。
同时后续的催化也包括OPPO这一次新发布的window7的AI手机,官宣重点搭载直连卫星的方案,明确了终端要采取卫星或直连卫星的应用生态路径,包括后续华为 P70,也是会进一步加强智能卫星方案。
包括上周末的时候,淘宝也是重点关心了说未来想要去重点加入商业航天的领域。如果这一次淘宝的试飞能够成功,将会是我国商业航天的重大里程碑事件。
陈付佳:卫星互联网是没有一个全球统一标准的解释,通常认为它就是一种卫星的接入手段,使原来不能上网的一些地区通过卫星接入的网络,或者将卫星互联网看作整体的卫星通信的大行业中的分支,以用户终端接入互联网为最终的目的,将这个卫星作为中间的媒介。
陈付佳:卫星互联网的产业链,一般包括火箭研制,卫星研制,地面网关站和测控站的研制等等,下游包括卫星运营商,从卫星的研制厂商去购买卫星以及火箭,通过在轨组网的形式来向客户去提供服务。另外就是运营商的下游客户既可以to B当然也可以to C。
提问:卫星接入方面,目前关注度很高的华为和SpaceX两家公司在手机卫星连接上面所需要的卫星地面终端和手机硬件有什么不同?
陈付佳:华为的手机通话功能用的已经在轨的一些高轨卫星,比如天通一号和北斗卫星,对于华为来说需要做的就是去形成一个通话终端,来支持卫星以前的通话终端。比如高轨卫星的终端,跟现在通常用的手机是分离的,但是现在华为通过手机端去添加特殊芯片,从而能够用这种手机去直连卫星,这是华为的卫星直连手机的方案逻辑。需要有新的手机出现,比如在手机里面去植入新的芯片,构成一个新的通话终端。
马斯克就是手机直连的方式,不是在手机端去增加硬件的方案,比如增加直连卫星的一个天线终端,通过天线终端,作为中继站将手机和卫星通过直连的方式进行连接的迭代方案。马斯克想要发射更大阵列的天线面的卫星,去支持直连手机的功能,这一类卫星目前并没有在轨,所以还需要更多的发射。
所以想要手机连接卫星,华为需要在手机上面添加一个特殊的芯片,而Space X则需要发射新的卫星。
第一个问题是卫星的运行速度大概是7.9公里每秒,与手机之间的相对速度比较快,所以需要在手机端和卫星端之间去消除多普勒平移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卫星与手机端的距离相对比较远,以前是通过很多地面的基站去进行中转连接,现在如果撇开了地面天线,未来需要通过卫星直连手机这种直接连接的方式,那就需要卫星使用更大的对地天线去增加发射功率。另外马斯克的方式还需要与当地的地面运营商合作来取得高频段的频谱,从而去接入用户的许可,但是华为的模式频段与地面运营商的频谱不共用,所以不需要与地面运营商合作。
提问:对于中国的手机厂商来说,短中长期会如何布局这些互联网,大家会更倾向于华为模式还是马斯克的模式。
陈付佳:从趋势上来看,国内的手机厂商短期大概率还是会采用华为的模式,主要是因为卫星上天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国内整体产业没有的成熟,目前只能采用这种增加手机芯片的方式。
从中长期来看,如果能够找到这种合适的合作伙伴,或者国内发展国内卫星的发射和整体卫星的发展已趋近成熟,肯定会更倾向于选择马斯克的直连卫星的方式,但是卫星的发射目前主要是靠星网或者是运营商层面的布局,不会是手机厂商的布局领域。
陈付佳:Starlink目前的收费模式用户可以每月支付150美元的月资费,获得某个区域的网络服务,支付200美元每个月可以获得全球互联网的服务。
在基本硬件方面,现在马斯克还需要我们去购买卫星的天线美元的便携式天线的终端购买,当然也可以去选择购买2500美元的移动式天线终端去实现连接。
提问:看来用户使用Starlink的费用也不算便宜,中国的卫星资源是否充足,随着华为Space X纷纷布局手机卫星互联,未来是否会超预期加快中国的卫星发射进程,或者是增加卫星的发射数量?
陈付佳:中国目前的卫星资源并不充足,比如华为目前只能找到天通卫星,就是高轨卫星作为连接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将会推动国内的卫星发射发展,促使更便宜终端的出现。
卫星互联网相关更多创新领域的投入都能够起到比较好的示范作用,国内的整体卫星发射进程可以参考星网星座和G60星座,也就是中国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大的低轨卫星系统,另外天通也是需要去重点关注的。目前天通只能够覆盖中国区域,未来很有可能去覆盖,包括一带一路等等海外区域。
陈付佳:去年实际上是一个卫星通信的大拐点,技术迭代很快。现在整体的卫星的火爆主要是因为需求,我国基站的覆盖率接近国土面积的7%,4G的整体国土覆盖率接近16%,物理边界上也是有28的定律,相当于80%的区域是没有办法用光缆和微波去做覆盖的,只能用卫星通信的方式。我们预计未来到2035年,整体卫星互联网的年产值将接近5000亿美元,这还是相对比较保守的数字。
陈付佳:目前运营商的盈利是有所下降的,主要就是来源于运营层面的很多,比如冗余建设的一些5G和4G的基站特别多,而且相对比较耗电,所以物联网很多运营商已经开始想办法进行节电,或者是去砍掉很多冗余的网络基站,6G的地面网络的宏覆盖面能力会更弱,所以卫星作为地面网络备份和性能改善,形成这种网状加点状的结构,做到星地融合的布局,是未来一个比较明确的趋势。
未来天上的星座建好之后,整体的产业爆发也会逐步下沉到应用端,终端类比当年的移动互联网,目前大家可以去关注像卫星火箭等等这些领域,再过3-5年大家就会关注到更多终端的应用和商业模式的一些创新。行业近10年的发展是相对比较快的,未来我们可以看到就卫星领域不再是国防军工领域,会变成真正的国计民生的科技领域。
提问:手机直连卫星宽带上网是否会顺利实现,以及未来地面上是否还需要小型的卫星接收终端来优化信号的覆盖?
陈付佳:从技术上来看,手机直连卫星肯定是可以实现的,目前已经分别在语音通话和卫星上网方面,同时实现分别从高轨卫星和低轨卫星两个方式去进行解决,是一个比较大的进步。考虑到经济性和工程可实现等等方面,未来趋势应该是手机智能卫星和通过基站等等终端与卫星去交换互相补充的格局。
在城市等等人口相对比较密集的地方,通过基站等等终端去转接,积极性会更好一点。像低轨卫星商用之后,由于卫星的移动速度比较快,传统的抛物面天线也将不再适用,而去采用这种相控阵的天线的模式。
陈付佳:卫星互联网是一种通过这种卫星通信技术去实现的互联网接入方式,具有覆盖范围广,不受地域的条件限制等等的特点,所以应用比较广泛。一个在偏远地区的联网,卫星互联网可以为相对偏远的山区,海洋等等,没有地面网络覆盖的一些地区去提供网络连接,从而去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分享。
另外一个包括应急通信领域,比如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等情况之下,地面的网络会受到破坏,卫星互联网可以去作为应急通信的重要手段,去进行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三个就是像航空航天领域,卫星官网可以为飞机、船舶提供高速网络连接,从而去满足乘客上网需求,同时也可以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通信和监控。
在这个领域,卫星互联网就可以为很多的终端设备提供全球范围内的连接,从而去实现远程的监控数据采集等等功能。在军事这个领域,卫星互联网也是具有相对比较重要的应用价值,包括军事通信,情报收集,作战指挥等等一些功能。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