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举行的深圳上,深圳市市长覃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23年,深圳在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绩。在深圳今年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给出了路径。
深圳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去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1.9%。
从整体经济数据上看,2023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连续2年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1.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2%,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76.3%。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15家,总量2.47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42家,居全国城市第二。
其中,在做大做强“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方面,新能源、新材料、智能机器人等7个产业集群实现两位数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智能手机、显示器、平板电脑产量分别增长10.2%、16.2%、24.2%。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业产值增长85.3%。电化学储能产业产值增长16.1%。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64%。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1.4%,在中国软件名城评估中位列第一。
2023年,深圳制定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18条”;出台电化学储能“20条”;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发布41个“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实施低空经济“20条”,推动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新开通无人机物流航线万架次、居全国第一;新设立高端医疗器械、高端装备等7支产业引导基金;出台实施“四链融合”促进新型工业化意见,新增3家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2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建成投产重投天科半导体、礼鼎载板及封装基地等先进制造业项目,新开工5个百亿元级、10个30亿元级重大工业项目;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新增“5G+工业互联网”项目76个。
展望2024年,深圳明确,牢牢扭住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全力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而在现代化产业体系里,新质生产力成为今年出圈的一个热词。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是推动制造业实现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而深圳在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第一个目标是要“打造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标杆”。
具体来看,在智能化方面,深圳今年将实施数智赋能工程,全面落实“技改18条”,推广“5G+工业互联网”、“AI+智能制造”,打造2个以上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新增5家以上无人工厂、灯塔工厂、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实施绿色示范工程。
在绿色化方面,深圳将加快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发展再制造产业,推动数据中心、5G基站等节能改造,开展100个园区光储超充和车网互动一体化示范应用,推进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新增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20家以上。
在融合化方面,深圳将实施融合增效工程,加快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计量认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管理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水平,加快研发服务工程设计、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业创新集聚发展。同时,推进服务型制造综合发展,新增5个以上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突出市场化专业化,持续办好高交会、文博会等高水平展会以及国际数字能源展、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等具有行业风向标意义的展会,全年展览面积超1200万平方米。
其次,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创新,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为此,深圳第二个目标是“增强产业体系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
具体来看,在增强产业体系完整性方面,深圳将实施战新产业集群能级提升工程,滚动完善提升“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体系,制定出台规划政策2.0版,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1.5万亿元、增长7.0%以上,推动网络与通信、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等支柱型新兴产业迭代升级抢抓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低空和空天经济等产业新风口,建设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加快提升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制造、生物医药、工业母机、高端精密仪器设备、工业软件等产业发展水平,培育具身智能机器人、合成生物、脑科学与脑健康、细胞与基因、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新增长点。
在先进性方面,深圳将实施工业投资提速提质工程,建成投产方正徽半导体基地、华润微电子12英寸生产线、九龙山工业园、欣旺达锂离子电池智能制造产业园,加快建设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德方纳米新型储能等项目,新开工建设2个以上百亿元级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工业投资增长15.0%以上。
在安全性方面,深圳将实施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工程,聚焦高端制造设备、核心基础软件、关键零部件、先进材料和生产工艺等产业基础共性技术,开展25个产业基础再造、10个重大技术装备攻关项目,积极推进国产工业软件规模化应用,打造线上工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