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家“一带一路”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张耀军表示,新时代,发展“一带一路”数字经济,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推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因此,我国应紧抓机遇,大力发展“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带动沿线各国共同发展,为全球增长注入中国动力。要适时制定专门的“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工作框架或行动计划,以“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国方案抢抓新一轮全球数字经济话语权;完善“一带一路”大数据交易、流通和监管机制;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数字共享平台,形成数据驱动、跨界融合、万物互联、开放协同的数字经济创新形态;推进数字经济引领的新经济形态产业开发合作,构建共建共享的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技术链、资金链等,引领全球创新发展方向;培养“一带一路”数字人才,打造多层次、多类型的数字经济人才队伍。要多措并举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提升信息化水平,积累新的国际竞争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岳树梅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外交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为了实现人类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愿望,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中应不断努力,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逐步变为现实。要利用国际组织这一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影响越来越大,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和响应。要推进全球治理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组织创新,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在新的国际多边合作和治理框架中推动国际体系发展与完善,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要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出发,深度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提升国际规则制定话语权,推动形成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规则体系。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胡伟武认为,美国制裁中兴事件再次印证了“在引进高新技术上不能抱任何幻想”的论断。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破解我国IT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促使自主CPU加大在党政军应用部署进度,加快向能源、交通、金融、电信等行业应用的推广,并在此基础上加速面向开放市场,促进我国信息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消除隐患。同时,要改变目前中国信息产业受制于人的局面,不能只着眼于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要坚持自主创新,构建安全可控信息技术体系。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总要经历一些磨难,我们要早抛弃幻想,早做好准备。只有坚持自主研发,建立自己的技术标准,基于自主研发的CPU和操作系统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体系,才能取得产业的主动权,才是中国IT产业摆脱受制于人命运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