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传统产业。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盐城市亭湖区推动建材产业不断适应时代变革和科技进步,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从追求高速增长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实现建材行业高效率、高质量、可持续、绿色发展,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式发展新路径。
建材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长期面临着高能耗、高成本、低效率等诸多挑战。步入新发展阶段,建材行业需不断适应时代变革和科技进步,把握新型工业化建设重点,实现建材行业高效率、高质量、可持续、绿色发展。
“工业化是建材产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由路径。过去工人们都是在建筑工地拌水泥,大家一想到工地就是灰头土脸的样子,现在都是预制件直接在工厂中生产好,作业环境越来越洁净。”江苏宇山红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肖建平表示。
江苏宇山红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亭湖区便仓镇绿色建材产业园,该园区建于2008年,是全区重点打造的新型绿色建材产业园。截至目前,园区入驻企业18家,其中规上建材企业8家,重点发展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产业,集聚了江苏联鑫建材有限公司、盐城市金恒建材制造有限公司、盐城市润盐环保建材有限公司等一批行业重点企业。
“用工业化思维和组织方式来转型升级传统建材业,才能让行业创造出更大价值。”园区内重点企业江苏联鑫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峥嵘同样感慨道。
将建筑产业高复杂、分散式的建造过程向标准化、流程化转型,有利于提高质效、降低成本。近年来,亭湖区持续推动建材产业走转型之路,高标准建设盐东、便仓、城北三个建材产业园,建立以标准部品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模块化、信息化的生产体系,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工业化技术协同发展,最大程度提升建造质量,提高建造效率,降低建造成本。
走进江苏千和装配式建筑科技股份公司,偌大的装配式混凝土部品部件智能制造车间,仅有几名工人在操作设备。
“从预制构件钢筋加工到构件浇筑振捣、构件养护,我们预制构件的生产只需要4—5人,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双轮驱动预制构件的整体转型。”该公司总经理助理、PC生产负责人杭强介绍,智能车间的建设使公司的生产效率提高80%,减少用工80人,产品生产成本下降6%—12%。2023年智能车间的产能达到38000立方米,产值达9600多万元。
数字建造逐渐成为建材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入选2023年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的华设盐城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也早就开启了智能化转型之路,成为江苏省第一家交通工程工业化智能制造研发产业基地。去年,该公司投入1000多万元对装配式桥梁构件智能车间进行优化升级,并通过自主研发数字孪生工厂,对产品生产过程进度、质量、安全、设备进行全覆盖管理,实现从“人机料进场”到“构件成品出厂”再到“桥梁现场”全过程数字闭环管理。
聚力推动建材产业企业“智改数转”,亭湖区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区建筑建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更新完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项目库,强化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打造了一批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深入推进“上云、用数、赋智”,力争在转型升级上求突破、出实招、见成效。
随着去年12月底顺利封顶,位于盐东镇的八菱海螺低碳示范工厂项目土建工程基本结束,进入设备安装阶段。“目前总图在推进中,计划首条生产线日投产,另外两条生产线日投产。”该项目工程负责人张明军说。
八菱海螺低碳示范工厂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成后将有效降低熟料用量、电耗,多消纳当地工业固体废弃物,减少混凝土用水量等。
据该公司生品处副处长钱祝林介绍,“预计项目GDP能耗低于0.08吨标准煤/万元,水泥工序电耗20度/吨以下,较原有项目下降23%,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采用永磁电机,引入光伏发电、储能等节能设备,提高了绿电使用率。”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既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基于此,亭湖区紧扣建材产业“绿色建筑”发展新趋势,坚持“向绿而行”,在建设领域积极推广应用绿色建材、绿色施工技术、绿色建筑产品,推动“向绿增效”,督促各相关主体从建筑材料的生产、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和建筑物使用的节能减排等方面,全周期各环节均按节能减排标准,形成绿色建筑生态系统,用绿色生产方式生产绿色建筑产品。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高点定位、高标谋划、高效推进,深度推进建材产业工业化、数字化、低碳化,不断延链升链,为工业强区持续赋能。”亭湖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朱波娜 郭磊 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