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机房建设及配套、软件购置及实施、硬件购置及安装三大板块,围绕公司业务需求构建或完善信息安全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运维管理系统、计算机终端管理系统、基础软件系统等。
本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全面提升公司的经营管理、信息安全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和决策管理等信息化管理水平。项目实施后,公司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全面提升信息数据的处理能力,提高企业协同工作效率。
本项目总投资 4,616.40 万元,其中基础建设投资 301.40 万元、信息化系统配套的硬件设备1,440.00万元、与公司运营过程相对应的软件系统2,875.00万元,项目建设期为 36 个月。
目前公司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仅通过 OA 管理平台、ERP 财务管理系统和CRM 客户管理系统等孤立的管理系统对公司各经营流程进行管理,各业务部门之间整合度不高,易形成“信息孤岛”,各部门重复工作大、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得不到保障。随着公司业务规模、销售网络、研发规模的不断扩大,运营部门的需求日趋复杂,公司亟需优化升级信息化系统、完善运营管理流程,增强信息掌握的准确度与有效性,支撑运营部门的管理需求,提升内部运营效率。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将完成数字化基础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并对现有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深层次、集成式的优化和开发,搭建起全面、集成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保障各业务部门间能够实现信息实时沟通与共享,提升企业整体的运营效率,降低公司运营成本,提高公司整体效益,扩大公司竞争优势。
公司手术动力装置产品对原材料品质要求较高,需要对供应商的生产资质、供货能力、供货周期、价格等信息进行全面的掌控,以便更精准、高效地实施供应商管理,确保原材料及外协加工产品质量得到严格保证。通过本项目投入的供应商管理系统,归口管理公司生产性采购和非生产性采购业务,实现供应商寻源、招标、采购过程执行、财务对账、供应商质量管理、供应链协同、供应商考核评价的全过程数字化管控,极大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柔性,增强公司对采购流程的控制能力,增进公司对供应商产能及质量的管控能力。
同时,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张,在积极布局全国销售网络,发展全国客户的过程中,公司的客户关系管理能力面临巨大的挑战。通过新建经销商管理系统,可延伸销售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搜索潜在客户及业务线索,提高市场需求预测准确度;进行客户销售全流程管理,缩短订单处理时间,及时响应终端用户需求;快速协调配送,加快存货周转,减少库存管理压力;同时优化已有的终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形成终端客户信息数据库,及时收集终端客户的反馈信息,加快客户服务响应速度,提高客户对产品的忠诚度,并且深入了解一线临床医生与患者对医疗器械的痛点,及时捕捉潜在市场机会,增进公司的业绩增长。
公司的供应商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公司采购成本、生产周期及销售机会的开发。本项目将引入供应商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实现对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及终端用户的有效管理,保证公司快速应对资源供给、生产节奏及外部市场等变化,实现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多赢局面。
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众多的核心技术及商业信息,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安全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以应对网络信息相关的安全问题。随着公司数字化、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提升,更多的工作将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更多的信息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储存、传输与使用,而储存在计算机、数据库中的重要文件和数据等信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一旦丢失、损坏或泄露,都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
通过本项目在生产运营过程中配备的入侵预防系统(IPS)、物理防火墙、数据库安全网关等信息安全系统,可以预防阻断网络安全攻击,保护公司的信息数据,增强企业信息的安全性,通过网络安全系统升级,严格保证生产网络保密性、安全性,通过与信息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合作定期维护,防范并消除安全隐患,为企业搭建安全的信息网络。
近年来,我国一直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信息安全的保障工作。信息化的普及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提高工作效率均有重大意义。2013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出《信息化发展规划》,围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全方位、多层次推动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覆盖渗透、应用集成和融合创新。
2020 年 12月,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推进工业互联网新模式推广工程,培育推广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各级政府亦出台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和产业支持的扶持政策,为企业大力投入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同时,国家鼓励医疗器械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印发《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消费[2010]483 号),要求推进医药行业信息化建设,创建基于信息技术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加快医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扩大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范围,提高企业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提升关键、核心医疗器械的数字化水平。
2015 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医疗器械企业应建立产品的可追溯性程序,做好必要的记录。2016年 9 月,药监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追溯体系的意见》,规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其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对各项活动进行记录,鼓励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对产品最小销售单位赋以唯一性标识,以便经营者、消费者识别。
为规范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建设,加强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2019年 8 月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规则》,使我国 UDI 系统工作正式进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分步实施、组织保障的新阶段。同年 10 月,国家药监局又继续跟进了《关于做好第一批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告》,对第一批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实施品种范围、进度安排、工作要求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本次信息化建设项目顺应国家政策要求,旨在建设推动公司信息化管理控制水平,推进公司医疗器械的数字化水平,在政策上具备可行性。
随着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企业信息化发展升级成为趋势。公司已认识到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在决策层形成了科学、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在全体员工中形成了依靠信息化处理事务的观念。在本项目实施前公司已根据自身管理及发展需求,对软硬件设施需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证,对信息系统的应用制定了科学的计划,确保其能够成为管理层高效决策的助力。
同时,在软件供应商的选择上,公司将选择具有高水平的软件商作为公司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技术合作伙伴,从而保障能够有效地提高公司生产、管理、决策效率。在信息化管理制度的设立上,公司将建立全面的系统维护与管理制度,对信息系统运作进行实时维护与更新。公司对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思路的认识及重视将一直引导着项目的成功实施,保证公司信息化系统能够有机地运行起来。
经过多年运营管理,公司已搭建了符合自身特色的管理体系,为各部门和岗位设置了清晰的职责,并制定了严格的规范制度。完善稳定、职责清晰的管理体系有利于各业务环节信息化的建设,实现采购、生产、销售、研发、职能管理模块的集成信息化系统全面覆盖,打造既可以快速适应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又可以实现内部高效沟通、让管理层快速决策的综合平台。公司将以现有的管理体系为主,按照不同部门的需求,对生产、财务、销售、采购、人力和战略等部门进行信息化布局及升级。综上所述,公司完善的管理体系为本次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本项目建设期拟定为 3 年,建设内容为基础建设、硬件和软件三部分。基础建设为新厂房的机房建设和网络建设;硬件部分主要是服务器、电脑、桌面终端、交换机、工业一体机、监控屏等;软件部分主要是各类业务管理系统、信息化软件、安全软件等。
本 项 目 已 经 取 得 重 庆 市 企 业 投 资 项 目 备 案 证 , 项 目 代 码 为-04-01-428203。本项目所产生的污染仅有少量的固体废物及废水,公司将严格执行国家各项环保要求,对污染物进行妥善处理。本项目已经取得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两江新区分局出具的渝(两江)环准[2022]023 号环评批复。
此报告为摘取部分。需编制政府立项、银行、投资决策等用途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