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N

行业动态NEWS

杏彩体育平台app中美汽车竞争?不存在的

2024-11-09 07:03:32 来源:杏彩体育手机版 作者:杏彩体育app 浏览量:59

  有些美国占优,如金融、传媒、芯片、IT、AI,这些产业美国优势较大,不易赶超;有些是中国有优势,如钢铁、水泥、基建、纺织、机电等众多产业。

  2月29日,拜登发了一则声明,开头强调“美国的汽车制造商和汽车工人是世界上最好的”,指责中国“决心主导汽车业的未来,包括采取不公平的做法”。

  至于借口“”,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说300万辆汽车能被中国同时熄火,这是不装了,再傻的人都能看出美国政府的无耻,因此不值一驳。

  通过国产新能源车崛起、汽车出口暴增的新闻,知道中国汽车业在崛起,但行业知识和具体数据并非很普及,特别是放到全球背景来理解。

  在与汽车、车辆相关的数据统计方面,在印度,有些汽车厂商同时生产摩托车、三轮车,“车辆”销售数据会把这两者包括在内,这两者还是印度“车辆”销售数字的大头,有几千万辆,但印度也有四轮“汽车”的统计数字。

  汽车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一些数据是统计乘用车的,会比汽车数据小一些。一些国家生产的汽车出口量不小,不过到底出口了多少辆也有不同的口径。如中国在2021年以前把低速电动车老头乐算进新能源汽车出口,导致孟加拉国成为第一大目标出口国,高达10万辆;后来终于受不了,把老头乐从统计中清出去。

  一些国家会有外商合资、独资汽车企业,其销量与出口是算入所在国数据的,但也会合计入汽车品牌的全球销量。大的汽车集团往往有许多子品牌,会收购外国品牌,还会独资或合资创办“新势力”品牌做新能源车。

  车辆又分为新能源车与燃油车。按我国标准,电池可以充电的车才是新能源车,分为纯电车和插电混动车两种。油混车有电池帮助省油,但不能外接充电,不算新能源车(有些市场统计认为可以算);部分燃料电池车也是新能源车,但数量极少,可忽略。新能源车也是分乘用车和商用车的;所谓新能源车渗透率,就是当年、当月的新能源车销量除以汽车总销量。

  如2023年,中国汽车销量达3009.4万辆,创历史新高,包括2606.3万辆乘用车和403.1万辆商用车,其中新能源车949.5万辆(意味着燃油车销量是2059.9万辆)。它又分为国内销量和出口两部分:出口491万辆,大幅增长57.9%,跃居世界第一;国内销量2518万辆,并非新高——2017年汽车销量2887.9万辆,国内销量2798.8万辆是峰值,2023年国内销量离峰值还有10%的差距。

  中国汽车这几年虽然气势如虹,但在全球汽车集团销量排行榜上并不出众。比亚迪2023年刚进榜单前10,加上吉利、长安、奇瑞、上汽,一共5家在前20,而五家加起来销量1142万辆,只和丰田一家相当。美国的通用、福特、特斯拉分别排第5、第6、第17,总销量1239万辆,比中国前五还多;此外,特斯拉还是电动车龙头,市值是比亚迪的7倍多。

  特斯拉2020年打开局面后,市值暴涨30倍,一度跨过万亿美元门槛,成为神话。美国对几家新势力寄予厚望,希望再复制出成功案例,这也是正常判断,毕竟汽车市场很大。

  名气大的三家是Rivian、Lucid、Fisker,2021年车没卖多少,但市值都非常高——Lucid还引来了沙特资本,后者几次入股,占6成股本。

  按2024年3月4日收盘价,Rivian的市值是106亿美元,和在港股上市的吉利汽车差不多。

  就销量来看,吉利集团位列中国车企第二位、全球第11位,2023年销量279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98万辆,涉及吉利汽车、沃尔沃、宝腾、smart等多个品牌。那Rivian的销量是多少?

  Rivian在2023年取得了“突破”,生产了57232辆电动车,同比增135%;销量是50122辆,同比增147%。增长率看着还行,但是市值相比2021年11月上市时,跌至1/10了。而跌了这么多,市值还是和吉利汽车一样,可见泡沫巨大。

  2023年,Lucid生产8428辆,交付6001辆,营收5.95亿美元,股价从高点跌了94%,现在市值约70亿美元;Fisker交付了4700辆,营收2.73亿美元,现在市值只剩下2亿多美元,而最高时有160亿美元。

  Lucid市值之所以比Fisker高不少,因为市场对沙特资本还有点幻想:2023年6月就增发股票筹集了30亿美元,其中沙特主权基金出了18亿;再加上2018年投资了10亿,2022年12月筹资15亿时出了9.15亿,沙特一共出了37亿美元。

  汽车公司开支巨大,车卖不上量,亏起来特别快。这几家公司由于上市融资,手头的钱还能烧一阵子,如Rivian有93亿美元的现金储备,但一年亏损57亿美元,马斯克说可能6个季度就破产了,为此还有人建议苹果收购Rivian。而Fisker也成功引入日产的4亿美元投资。但从市值跌幅来看,市场对美国新势力车企的发展前景很不看好。

  美国新势力能筹集到不少钱,也有些实力,设计的豪车看上去还行,市场才会追捧给出极高的市值。但这几家和特斯拉的区别是,没办法克服美国低效生产和运营的障碍。

  新能源车型推出极快,而美国新势力研发和生产慢,很快就被淘汰了——当初看上去还可以的车,不迭代更新,没多久就不行了。

  中国群众很难理解的是,以前特斯拉股价上不去的原因,居然是有订单但交不了货!特斯拉在美国经营时,最大的麻烦是生产跟不上,问题一堆,马斯克睡在厂里当起了包工头,以超强的执行力勉力维持,最后还是靠上海工厂才解决了生产问题。

  2022年特斯拉产量为136.96万辆,其中上海超级工厂生产68万辆占51.8%,美国工厂生产58.3万辆占44.4%;2023年,上海工厂生产了95.8万辆,在当年总产量(184万辆)中占比过半;与此同时,美国两个工厂合计生产70.1万辆,因此从生产来说,中国工厂是第一大。

  按美国的气氛,特斯拉这样依赖中国生产是不正确的。但优先级更高,特斯拉靠中国把市值拉高,美国资本受益极大。

  就纯电车销量来看,特斯拉在2023年四季度已经被比亚迪超过了,而比亚迪还有混动。特斯拉受到的压力,从股票走势就能看出来。在2022年回调之后,美股“七巨头”市值纷纷创新高,拉动纳斯达克2023年涨了44%,2024年至今又涨了6%。但是特斯拉掉队了,在我写这稿件时,股价已跌到180.74美元,相比最高点跌了56%。主要原因就是和中国众多新能源车企陷入了缠斗。

  2023年初,特斯拉在中国主动“挑事”,发起了价格战,降价销量大增还很得意。当时的逻辑是降价逼死竞争对手,扩大市占率,而特斯拉降成本有绝招。但2024年初,比亚迪等中国车企发起了“电比油低”的疯狂降价行动,特斯拉成了降价跟随者,而且降了没人注意,降价不增加销量。受春节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2月销量同比降9%,特斯拉中国销量同比跌19%,市场份额减少。

  2023年,特斯拉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份额为7.8%,排在第二,同比增速37.3%不算低,但是明显低于比亚迪、广汽埃安、吉利、长安、理想、长城等对手。马斯克明显知道中国对手不好对付,说要是没有贸易壁垒,挡不住。

  从营收来说,美国是特斯拉第一大市场。2022年,特斯拉美国营收405.53亿美元,占比49.78%,中国营收181.45亿美元,占比22.27%;2023年,美国营收452亿美元,占比46.7%,中国营收217.5亿美元,占比22.5%,市场营收298亿美元,占30.8%。

  有趣的是,中国市场占特斯拉销量的比重明显比营收的比例要大,说明竞争激烈单价低。2022年,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为43.98万辆,占比33.5%,在美国销售51.34万辆,占比39.1%;2023年特斯拉中国销量为60.37万辆,占比仍为33.5%;美国销量65.48万辆,增27.5%,占比降至36.3%,因为增速不高。

  2021年特斯拉市值达上万亿美元的时候,超过后面九家竞争对手的市值总和,隐含的假设是年销量能冲到2000万辆的水平。这个想法现在完全破灭了,因为中国对手不可能让特斯拉这么占市场,而且价格战对利润影响不小。市场看着比亚迪和特斯拉竞争,再看看二者的市值差距有七倍多,这会让特斯拉股价受压——核心指标是“营业利润率”,特斯拉的相关数据不断下滑,只有9.2%了,撑不起高市值。

  1月12日,美国Hertz租车公司宣布将从现有车队中剔除2万辆电动车,以燃油车型填补,相当于所有电动汽车数量的三分之一。而2022年Hertz还追加了10万辆特斯拉订单,价值高达44亿美元,短短两年就改变了电动化战略。另一个租车巨头公司——欧洲的Sixt也宣布,因电动车保值率不理想、维修费用高昂,不再提供特斯拉车型的服务,现有的3000辆特斯拉将被逐步淘汰。

  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气氛有些低迷,中美欧三大市场出现了“渗透率越低,气氛越差”的怪事。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30%,按月来到了35%-40%的区间;欧洲是15%,美国只有7.6%。拜登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是2032年电动车渗透率达67%。按理说,基数低,增长应该更高。如中国2021年和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速是157.6%、95.6%,2023年基数低的插混的增速有84.7%。

  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变化非常快,因此不能看年度增长,要看月度数据。美国纯电汽车占电动车销量的80%,却于2023年下半年,在纯电车月销量只有中国六分之一的情况下,就已出现了增长疲软的迹象,主要车企纷纷推迟发展计划。

  美国政府是卖力支持新能源汽车销售的,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力度很大。但条件有点复杂:要获得第一笔3750美元退税,部分电池组零件必须在北美生产或组装;第二笔3750美元的退税,电池的部分关键原材料“必须在美国或美国自由贸易协定伙伴国提取或加工”,或由北美回收的材料制成。这就绕不开中国,最后导致能拿全补贴的车型不多。

  这涉及美国制造业供应链的深层问题,而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上占据统治地位。特斯拉40%的电池是中企供应的,电池也需要中企的电池材料。对美国来说,想通过一些税收政策就让供应链切换好是做梦,实践没一会儿就发现不灵了,不然拜登也不会说要“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

  海外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如中国,和基础设施不理想也有关系。由于体制优势,中国能像手机信号覆盖率那样,规划“百公里充电桩覆盖率”之类的指标,由相关企业去坚决执行。如在公路服务区方面,交通运输部提出目标,至2024年底,除高寒高海拔以外区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要达到100%。这意味着在高速公路上开总有办法充上电,再普及快充、增加充电桩的数量,充电问题就不大了。

  中国执行力度非常大,2023年充电桩数量大增65%达到859.6万台。目前中国充电桩覆盖率已进入收尾阶段,新能源车的充电焦虑大幅缓解。随着新能源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充电服务变得有利可图,发展已没有问题。相关国企还会在无利可图的偏僻地区投资,解决完全覆盖的问题。

  而美国电动车年销量超过100万了,数量越来越多,电动车司机却发现充电麻烦了。很多充电设施老旧坏掉,司机给车充电要看运气。据2023年8月的一次调研,美国有15万个公用充电桩(中国同期是227万台),特斯拉网络故障率为4%,其余的每五次充电尝试就有一次失败。特斯拉在美国自建充电网络,还成了一个高招,一些汽车商选择“加入”特斯拉充电网络,在中国这都是不需要的。

  美国政府拨款1亿美元修充电桩,2021年批了75亿美元建统一充电网络,但各州网络铺设动作缓慢。公共充电桩服务不佳,已经成为美国用户购买电动车的主要顾虑之一。

  美国充电桩发展不。


杏彩体育平台app 上一篇:今年重点打造17条优势产业链 全年营收将超4600 下一篇:曲沃县召开开发区化工园区认定工作推进会